肺癌发生骨转移,意味着什么?
很多人一听说骨转,就慌了手脚,如同晴天霹雳一般。而随骨转一同到来的骨痛、骨折、甚至瘫痪等骨相关事件(skeletal related events, SREs),也着实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心态,甚至让人产生“真没治了,不如放弃”的消极念头。
事实上,我们会发现最近几年身边骨转移的患者,好像越来越多了。
这并不是代表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终末期的噩耗,恰恰相反,从某个角度来说是由于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正面现象,代表着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在不断延长。
过去很多晚期患者,在出现或者确诊骨转移前就去世了,正如过去平均寿命短、医疗水平低时,很多人发现不了癌症、活不到患癌的年龄。
我们的观念也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时更新,正确地认识骨转移。出现骨转移只是抗癌越久越有可能遇到的一段病程,并非判断终末期的标志。在原发病的治疗基础上针对骨转移积极开展治疗,尽量减少骨相关事件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,才能最大程度获益。
骨转移机制
骨转移按病变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:溶骨型、成骨型和混合型,其中肺癌常发生溶骨型骨转移。
肿瘤细胞经血液转移到骨附近,释放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,其中破骨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又反过来促进肿瘤细胞释放介质,因此破骨细胞异常活跃,过度地骨吸收打破了骨组织原本的动态平衡,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。
50%肺癌骨转移的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,需要重视规律复查,及时发现尽早治疗。
骨转移的诊断
对于怀疑骨转移的肺癌患者推荐以下检查:
1.放射性核素骨扫描(ECT)检查或PET-CT检查;
2.ECT检查阳性的部位行X线平片;
3.ECT检查阳性的部位行CT及/或MRI检查;
4.血常规、肌酐、肝功能、电解质、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查。
如果肺癌诊断明确,且全身多发骨破坏病灶,骨活检为非必须操作;如果肺癌诊断明确,但仅出现孤立性骨破坏病灶,则应积极进行活检。
骨转移治疗
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、延长生命、缓解症状及心理痛苦、预防或延缓病理性骨折等SREs。出现骨转移的患者应以全身治疗为主,采用肺癌的抗肿瘤方式,如化疗、靶向、免疫;局部对症治疗,主要是为了控制骨转移症状,如手术、放射、介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