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术后并发症有哪些?
爱递之家 2021-04-27

手术切除是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是胃癌手术后造成胃肠道的生理改变、消化功能改变以及代谢障碍,或者手术操作的关系,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。今日和大家分享的是胃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。

 

术后感染

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,与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而不愿及早翻身、下床活动、咳嗽等有关。嘱患者戒烟,鼓励多做深呼吸、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,协助其翻身扣背,促进痰液的排出。必要时遵医嘱按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,同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,预防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。

切口感染是常见而症状较轻的手术后并发症,主要表现为切口处红肿热痛,出现硬结、脓肿等。手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,如发生切口感染,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、干燥,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。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、性质和量,如发现引流液混浊、有脓性分泌物等,或从引流管口周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,立即报告医生处理。定期更换引流袋,更换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,防止感染。

 

食欲较差和吸收不良

由于胃的大部分被切除,胃的容量明显减少,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短,未经过充分的初期消化即进入小肠,影响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。

同时胃容量的减少还导致病人稍一进食即感到饱胀,也继续影响了食欲和营养的吸收。吸收不良还会引起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并发症,如贫血、维生素缺乏等。

手术后患者体重减轻,主要还是与手术后食欲缺乏和吸收不良引起的营养不足有关。

 

胃或腹腔内出血

胃癌手术后早期出血率国内报道在1%-4.97%不等,其中吻合口出血为最常见原因,占85%以上,出血常发生在24小时以内,偶尔会发生在手术后1周左右,表现为发热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等。另外,应激性溃疡也是手术后胃出血的一个常见原因。常见于手术后2周内,主要与胃黏膜缺血及胃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有关,这种出血可能是弥漫性的,表现为胃内容物常为咖啡色或暗红色,一般持续3-5天。

腹腔内出血是胃癌根治术最严重的并发症,如治疗不立即,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。手术后应密切观察胃肠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、色及性质,注意维持胃管适当的负压,不宜过大,以免使胃肠黏膜损伤而引起出血。如果引流出鲜红色血液,且量多,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。手术后胃出血多可采取非手术疗法,包括禁食、止血药和输血等。若非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止血效果或出血量>500ml时,应手术止血。

 

倾倒综合征

胃切除后,由于残胃容积变小,迷走神经的切又影响了餐后的胃舒张功能,致使餐后大量高渗食物突然进入肠道,引起大量肠液渗出,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。手术后2-3周时,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心慌、出汗、头昏、恶心、腹泻、上腹部不舒服,甚至血压下降、晕厥等症状,被称之为“倾倒综合征”。

为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,患者饮食时应该少食多餐,避免过咸、过浓,鼓励进食低碳水化合物,增加蛋白质的摄入,进食后平卧半个小时,可预防倾倒综合征的发生。若出现症状,可进糖类饮食缓解。

 

肠梗阻

胃癌手术后发生的肠梗阻包括功能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。胃癌手术后10天左右多为功能性假性肠梗阻。表现为腹胀、嗳气、呃逆、呕吐,呕吐物为不含胆汁的胃液,给予保守治疗后3周内常可缓解。若患者表现为突发腹痛、呕吐,腹部出现肌痉挛、压痛、反跳痛,甚至出现肠管坏死、休克等时,考虑为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,应行急诊手术解除梗阻。

 

胃瘫

胃瘫是胃癌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常发生于手术后开始进食或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时,患者常常会有腹胀、胸闷、上腹不适等症状。

胃肠减压可以吸出大量胃液,常超过2000毫升/天,同时伴腹胀、胸闷、上腹不适,持续时间可达十多天或两个月左右,如果胃液颜色改变或量减少,则为病情有恢复迹象,真正好转时患者可自觉胃有突然排空感,引流胃液量明显减少,直到能够正常进食。

胃瘫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效果不一,较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、多潘立酮(吗丁啉)、新斯的明等。胃瘫的患者要禁食、进行持续胃肠减压,营养支持,必要时服中药治疗,促进胃肠功能恢复。由于胃瘫患者常有恐惧、焦虑等现象,心理压力较大,家属应做好安慰工作,并且医生也应告知患者病情。帮助患者建立信心。

 

吻合口瘘

吻合口瘘是胃癌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,由于近年来吻合器的应用和手术技巧的提高,发生的概率已有所下降。胃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大多是组织水肿、营养不良、吻合技术欠缺等,一般发生在手术后3-8天。

胃癌手术后放置引流管不但可以排除腹腔内残液和残留癌细胞,还可以观察有没有出血和瘘的形成。目前临床上多主张在胃癌手术后放置双套管,如果发生吻合口瘘可以通过冲洗何低负压吸引保持局部清洁,促使瘘口愈合。如果因为瘘口较大而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,就需要做剖腹探查,清洗腹腔,加强引流。

 

复发

不是每个人都会复发,但是做了治疗医生说治愈的也有可能会复发,一些胃癌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,会出现肿瘤复发。因此胃癌手术后患者应注重随访,做到早发现早干预。

胃癌术后1年内,每隔3个月复查及随访,第二年可每隔半年随访一次,术后五年以后可每年随访一次。

术后复查内容包括体检检查:有无贫血、锁骨上有无肿大淋巴结、腹部有无肿块、肝脏是否增大、脐部有无结节、直肠前凹能否触及肿块。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肿瘤标志物、胸片、腹部B超,必要时作CT、MRI或者胃镜等检查,以明确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现象。

根据病人的特点,严密观察病情,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,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,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生命质量,提升治愈率。

对于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,应积极确定疾病情况,尽快进行系统性治疗.

胃癌术后并发症有哪些?
爱递之家 2021-04-27

手术切除是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,但是胃癌手术后造成胃肠道的生理改变、消化功能改变以及代谢障碍,或者手术操作的关系,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。今日和大家分享的是胃癌手术后常见并发症。

 

术后感染

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,与手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而不愿及早翻身、下床活动、咳嗽等有关。嘱患者戒烟,鼓励多做深呼吸、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,协助其翻身扣背,促进痰液的排出。必要时遵医嘱按时给予药物雾化吸入,同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,预防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。

切口感染是常见而症状较轻的手术后并发症,主要表现为切口处红肿热痛,出现硬结、脓肿等。手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,如发生切口感染,注意保持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、干燥,必要时涂氧化锌软膏。每天观察引流液的颜色、性质和量,如发现引流液混浊、有脓性分泌物等,或从引流管口周围有脓性分泌物渗出,立即报告医生处理。定期更换引流袋,更换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,防止感染。

 

食欲较差和吸收不良

由于胃的大部分被切除,胃的容量明显减少,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短,未经过充分的初期消化即进入小肠,影响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。

同时胃容量的减少还导致病人稍一进食即感到饱胀,也继续影响了食欲和营养的吸收。吸收不良还会引起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并发症,如贫血、维生素缺乏等。

手术后患者体重减轻,主要还是与手术后食欲缺乏和吸收不良引起的营养不足有关。

 

胃或腹腔内出血

胃癌手术后早期出血率国内报道在1%-4.97%不等,其中吻合口出血为最常见原因,占85%以上,出血常发生在24小时以内,偶尔会发生在手术后1周左右,表现为发热、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等。另外,应激性溃疡也是手术后胃出血的一个常见原因。常见于手术后2周内,主要与胃黏膜缺血及胃黏膜屏障功能破坏有关,这种出血可能是弥漫性的,表现为胃内容物常为咖啡色或暗红色,一般持续3-5天。

腹腔内出血是胃癌根治术最严重的并发症,如治疗不立即,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。手术后应密切观察胃肠引流管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量、色及性质,注意维持胃管适当的负压,不宜过大,以免使胃肠黏膜损伤而引起出血。如果引流出鲜红色血液,且量多,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。手术后胃出血多可采取非手术疗法,包括禁食、止血药和输血等。若非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止血效果或出血量>500ml时,应手术止血。

 

倾倒综合征

胃切除后,由于残胃容积变小,迷走神经的切又影响了餐后的胃舒张功能,致使餐后大量高渗食物突然进入肠道,引起大量肠液渗出,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。手术后2-3周时,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心慌、出汗、头昏、恶心、腹泻、上腹部不舒服,甚至血压下降、晕厥等症状,被称之为“倾倒综合征”。

为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,患者饮食时应该少食多餐,避免过咸、过浓,鼓励进食低碳水化合物,增加蛋白质的摄入,进食后平卧半个小时,可预防倾倒综合征的发生。若出现症状,可进糖类饮食缓解。

 

肠梗阻

胃癌手术后发生的肠梗阻包括功能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。胃癌手术后10天左右多为功能性假性肠梗阻。表现为腹胀、嗳气、呃逆、呕吐,呕吐物为不含胆汁的胃液,给予保守治疗后3周内常可缓解。若患者表现为突发腹痛、呕吐,腹部出现肌痉挛、压痛、反跳痛,甚至出现肠管坏死、休克等时,考虑为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,应行急诊手术解除梗阻。

 

胃瘫

胃瘫是胃癌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常发生于手术后开始进食或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时,患者常常会有腹胀、胸闷、上腹不适等症状。

胃肠减压可以吸出大量胃液,常超过2000毫升/天,同时伴腹胀、胸闷、上腹不适,持续时间可达十多天或两个月左右,如果胃液颜色改变或量减少,则为病情有恢复迹象,真正好转时患者可自觉胃有突然排空感,引流胃液量明显减少,直到能够正常进食。

胃瘫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效果不一,较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、多潘立酮(吗丁啉)、新斯的明等。胃瘫的患者要禁食、进行持续胃肠减压,营养支持,必要时服中药治疗,促进胃肠功能恢复。由于胃瘫患者常有恐惧、焦虑等现象,心理压力较大,家属应做好安慰工作,并且医生也应告知患者病情。帮助患者建立信心。

 

吻合口瘘

吻合口瘘是胃癌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,由于近年来吻合器的应用和手术技巧的提高,发生的概率已有所下降。胃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大多是组织水肿、营养不良、吻合技术欠缺等,一般发生在手术后3-8天。

胃癌手术后放置引流管不但可以排除腹腔内残液和残留癌细胞,还可以观察有没有出血和瘘的形成。目前临床上多主张在胃癌手术后放置双套管,如果发生吻合口瘘可以通过冲洗何低负压吸引保持局部清洁,促使瘘口愈合。如果因为瘘口较大而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或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,就需要做剖腹探查,清洗腹腔,加强引流。

 

复发

不是每个人都会复发,但是做了治疗医生说治愈的也有可能会复发,一些胃癌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,会出现肿瘤复发。因此胃癌手术后患者应注重随访,做到早发现早干预。

胃癌术后1年内,每隔3个月复查及随访,第二年可每隔半年随访一次,术后五年以后可每年随访一次。

术后复查内容包括体检检查:有无贫血、锁骨上有无肿大淋巴结、腹部有无肿块、肝脏是否增大、脐部有无结节、直肠前凹能否触及肿块。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、肝功能、肿瘤标志物、胸片、腹部B超,必要时作CT、MRI或者胃镜等检查,以明确是否有复发或转移现象。

根据病人的特点,严密观察病情,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,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,减轻患者痛苦,提高生命质量,提升治愈率。

对于术后复发转移的患者,应积极确定疾病情况,尽快进行系统性治疗.

热门文章

【扫码】预测生存期